有机产品 – 有机肥料 | 营养土 | 生物有机肥 | 土壤改良 https://www.safe-organicfertilizer.com 四川绿康有机肥 Thu, 22 Aug 2019 05:55:46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7.3 https://www.safe-organicfertilizer.com/wp-content/uploads/2023/10/cropped-2909894-32x32.png 有机产品 – 有机肥料 | 营养土 | 生物有机肥 | 土壤改良 https://www.safe-organicfertilizer.com 32 32 实验证明:有机的耕作方式能够逆转碳排放 https://www.safe-organicfertilizer.com/archives/4157 Sat, 16 Mar 2019 15:00:33 +0000 http://www.safe-organicfertilizer.com/?p=4157 最近,美国科学报道了一项研究,结论为有机农业会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与该报道结论完全相反,我们几年前的研究发现,有机农田可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逆转为净固定。其机理在于,土壤有机碳提高,不使用农药化肥地膜,从源头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另外,我们的有机农业产量并不低。

2015年4月,美国AAAS旗下的EurekAlert “News Release”栏目对我们的科研成果进行了采访报道,报道的内容如下:

由温室气体升高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有效地减少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各国需要关注的问题。全球化学密集与能源密集、转基因作物、工业化食用农作物农场与养殖场作业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排放量的35%,现代化农业造成农业土壤中原先封存的数万亿吨碳被释放到大气。有科学家预测,有机耕地上捕获的二氧化碳足以抵消目前所有人为的二氧化碳排放,耕地固碳具有极其重要的功能和应用前景。

最近中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显著减少温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以秸秆循环利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为主要特征的有机耕作模式可将农田碳排放逆转为碳吸收。研究相关的论文题为:“Mitigat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rough replacemen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organic manure in a temperate farmland”,发表于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英文版)2015年第6期,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蒋高明研究员担任通讯作者。

燃烧秸秆和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大量生物质能源浪费,进而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固碳能力。为了保证农田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和粮食产量,蒋高明研究员团队在中国东部温带农村设计了一个生态农场,将玉米秸秆粉碎后饲养肉牛,然后将牛粪腐熟后施入到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中。研究结果表明,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显著减少温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与此同时,施用有机肥还增加了土壤肥力,进而提高了小麦和玉米产量。有机肥全部替代化肥后,农田变为典型的碳库(−8.8 t CO2-eq.hm−2yr−1),而全部施用化肥农田则为典型碳源(+2.7 t CO2-eq.hm−2yr−1)。

这些发现为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 (KSZD-EW-Z-012-2)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No.2012BAD14B00的共同资助)

更多详情请阅原文: Haitao Liu, J.L., Xiao Li, Yanhai Zheng, Sufei Feng, Gaoming Jiang. 2015. Mitigat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through replacement of chemical fertilizer with organic manure in a temperate farmland. Science Bulletin, 60(6), 598-606.

有机农田可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逆转为净固定 美国AAAS旗下的EurekAlert “News Release”栏目对我们的科研成果进行了采访报道 ]]>
有机产品并不是时尚,千禧一代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https://www.safe-organicfertilizer.com/archives/2925 Fri, 27 Apr 2018 15:24:05 +0000 http://www.safe-organicfertilizer.com/?p=2925 有机产品并不是一种时尚

事实上,据有机贸易协会(OTA)统计,现在有82%的千禧一代美国家庭购买的有机产品,代表着美国最大的有机产品买家群体。对你们来说,这似乎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考虑到今天拥有25%千禧一代的家庭,在10到15年内,这个数字将增加到80%。

你能考虑这些新家庭如何影响消费市场——无论是有机食品、清洁产品还是其他有机产品。

>>您可以阅读我们的网站的其余内容,以了解更多

 

有机产品并不是一种时尚,千禧一代已然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今日的颠覆性的经济

管行业如何,今天的经济体正在被颠覆。想想特斯拉是如何改变传统汽车业的。十年前,很少有人把特斯拉作为一家汽车制造公司认真对待。比较特斯拉从十年前到今天的变化,你会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实际上,2017年特斯拉的市场估值超过了百年老字号通用汽车100万美元。今年早些时候,有报道称特斯拉的豪华旗舰车型在欧洲首次超越了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奥迪。

在绿色产业中,机器人开始具有颠覆性,并且有可能取代现代劳动力。去年,iRobot公司的制造商宣布推出一款太阳能杂​​草除草机,称为“Tertill”。尽管Tertill的第一个或第二个模型可能无法100%运行,但在几年之内,我们坚信像Tertill这样的设备将是司空见惯的。重视我们行业内外的创新,才能超越竞争对手。

 

有机产品并不是一种时尚,千禧一代已然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有机”顾客

当我们必须创造出一个美丽、绿色的生活环境时,我们的行业正在进行更多的创新。成都市绿康有机肥产品(营养土,蚯蚓粪,有机肥)等产品正通过使用更少的化学品来达到更好的结果而造成破坏。这种创新是颠覆性的,因为有必要不仅对环境更可持续,而且因为客户需要它。

 

有机产品并不是一种时尚,千禧一代已然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这个客户可以被称为“千禧年一代”,我们正在扩大用户统计,包括任何可能购买“有机产品”类型的人群。这些消费者要求当今的企业使用能够可持续循环的产品。

根据统计,中国的有机产品产业价值千亿元。这也转化为我们有机肥料的应用。千禧一代将成为我们的消费者,如果我们看看这群人的发展趋势,它就会变得越来越有机。82%的家庭已经购买有机物品,购买有机食品的人中有30%是为了避免化肥和杀虫剂。你不认为从肥料和杀虫剂中转移也能转化为有机肥肥料用户吗?

]]>
如何生产有机的产品,必须知道植物如何吸收碳元素 https://www.safe-organicfertilizer.com/archives/2431 https://www.safe-organicfertilizer.com/archives/2431#respond Thu, 25 Jan 2018 05:27:27 +0000 http://www.safe-organicfertilizer.com/?p=2431 在我们解决“植物如何吸收碳元素”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首先了解碳元素是什么,植物中碳的来源是什么。继续阅读以了解更多信息。

 

什么是碳?

成都市绿康有机肥有限公司_了解碳在植物中的作用

所有的生物都是以碳为基础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结合形成链,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从而提供其他生物的营养。碳在植物中的作用被称为碳循环。

 

植物如何使用碳?

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使用二氧化碳,植物将来自太阳的能量转化为化学碳水化合物分子。植物使用这种碳化学物质来生长。一旦植物的生命周期结束并分解,二氧化碳就会再次形成,重新回到大气中,重新开始循环。

 

碳和植物生长

如前所述,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能量用于生长。当植物死亡时,二氧化碳从植物的分解中释放出来。碳在植物中的作用是促进植物更健康和更​​有活力的生长。

在有机肥料中加入肥料或分解植物部分(富含碳元素或堆肥中的褐色肥料)到生长植物周围的土壤中,基本上可以使它们受到肥料的滋养,使植物生长旺盛。碳和植物生长是内在联系的。

 

什么是植物碳的来源?

 

碳循环

 

植物中的这种碳源中的一些被用来制造更健康的产品,一些被转化成二氧化碳并释放到大气中,但是一些碳被锁定在土壤中。储存的碳有助于通过与矿物质结合来防止全球变暖,或者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分解的有机形式,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碳。全球变暖是由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燃烧而导致的碳循环不同步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气体在地下储存数千年后释放出来的结果。

用有机碳改良土壤不仅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且排水良好,防止水污染,有益于微生物和昆虫,不需要使用化学肥料。同时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是使我们陷入混乱的首要原因,利用有机园艺技术是应对全球变暖崩溃的一种方法。当然这也是我们推广使用有机肥堆肥的原因!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土壤中的有机碳,碳和植物生长的作用是非常有价值的; 事实上,没有这个过程,我们所知道的生活就不存在了。

]]>
https://www.safe-organicfertilizer.com/archives/2431/feed 0